部署方式 |
-支持串接部署、旁路部署;支持三角传输模式。
|
设备形态 |
-必须独立专业负载设备,非插卡式扩展的负载均衡设备。
|
高可用性 |
-支持双机热备部署、集群部署,设备之间同步会话信息。
|
服务器负载 |
-提供针对L4/L7内容交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功能,可在单一设备上支持多个应用和服务器集群,可以根据多种算法和要求分配用户的请求。
-提供针对多站点业务发布的全局负载均衡功能,通过智能DNS等机制实现公网用户对多个数据中心或单个数据中心多条线路的最佳访问。
|
负载均衡算法 |
-支持轮询、加权轮询、加权最小连接、动态反馈、最快响应、最小流量、带宽比例、哈希、主备、首个可用、UDP强行负载等算法。
|
会话保持机制 |
-支持源IP、Cookie(插入/被动/改写)、HTTP-Header、Radius、SSL Session ID等多种会话保持机制。
|
服务器健康检查 |
-支持常见的主动式健康检查功能,提供基于SNMP、ICMP、TCP/UDP、FTP、HTTP、DNS、RADIUS,ORACLE/MSSQL/MYSQL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探测判断机制。
|
应用性能分析 |
-可提供关键业务的性能指标监控,并通过报表的形式多维度实时展现关键性能参数,提供历史健康状态分析。
|
业务交付优化 |
-支持WEB协议优化技术,提升远端用户访问应用服务的速度。无需在用户终端或应用服务器上安装任何插件和软件,不受操作系统类型、浏览器版本等兼容性因素限制。
|
服务器性能优化 |
-支持SSL卸载和加速功能,卸除服务器端的密集型运算任务,释放服务器计算资源,并提升SSL业务的处理速度。
-支持HTTP缓存功能,利用内存Cache缓存用户频繁访问的web内容,降低后台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升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
-支持HTTP压缩功能,采用工业标准的GZIP或Deflate算法来压缩HTTP数据,从而减少传输数据量并降低带宽消耗,缩短客户端访问的下载等待时间。
-支持TCP连接复用功能,利用HTTP连接池机制,将来自客户端的多个请求合并成一个连接发送到服务器,减少服务器端的工作负荷,并提升业务效率。 |
服务器繁忙控制 |
-支持配置每台的服务器最大连接限制和新建连接限制,以及单个特定用户或者一个用户组中所有用户访问指定应用服务的并发连接总数限制,避免应用系统的服务器过载。
|
IPv6 |
-IPv6支持双栈模式,支持NAT46、NAT64、NAT66等协议转换(提供设备操作界面截图证明材料)
|
设备虚拟化 |
-支持硬件设备一虚多。vAD之间相互隔离,vAD性能资源可按需调整,vAD支持高可用性部署。
|
配置界面与安全管理 |
-支持全中文管理界面和HTTPS方式登录、用户角色管理、多级授权管理。
|
SNMP管理 |
-支持SNMP v1/v2c/v3,标准MIB库和自定义库,可接受第三方网管平台的管理。
|